品牌 | ptmu |
---|---|
型号 | XG3SC+D- 10.8V |
产品名称 | 三串动力型锂电池保护板 | ||
产品型号 | XG3SC+D- 10.8V | 产品规格 | 67mm(L) *52mm(W)*4mm(H,不考虑插座) |
适用范围 | 以锂电池(包)为电源的电动工具等产品,要求大电流输出的应用 | ||
产品特性 | ¨ 高端客户定制,适合18650三串(平铺)锂电池包及指定外壳; ¨ 采用业界名企成熟IC,集成度高,保护功能完备,可靠性远高于三颗单节芯片级连方案; ¨ 有三级过流(一级、二级和短路)保护,稳定性远高于仅有二级过流(一级和短路,两者过流保护值跨度太大,保护响应时间差三个数量级)保护的方案,如MM3474; ¨ IC集成充、放电温度保护接口,功能和性能优于外部搭建电路或采用温度开关的方案; ¨ 集成充电状态切换指示、较准确的电量显示(采用比较器,而非简单的电阻分压电路)功能,方便最终产品成套生产。 | ||
接口型式 | 三端共负,即为P+、C+和P-(与C-相同电网络) | ||
接线说明 | ¨ 三节串联锂电池从低电位到高电位依次接B-(总负极)、B1、B2和B+(总正极); ¨ 充电器正极接C+,负极接P-(或C-); ¨ P+、P-分别为电池包输出正、负极; ¨ B-、B1、B2、B+为镍片穿孔焊接; ¨ 连接B-、B+的镍片要尽量宽且厚,以能持续通过大电流。 | ||
充电电源 | DC 13.5 ≤ 充电电压 ≤ 14.0V,充电电流 ≤ 1.5A[1] | ||
充电保护 | 充电极性保护 | 是,反接不可充;0.55 ≤ 反向保护二极管正向压降 ≤ 0.60V | |
过充保护电压 | 任一电芯电压 ≥ 4.25V ± 25mV[1] | ||
过充保护延时 | 最小0.6S,典型0.9S,最大1.2S | ||
过充释放电压 | 所有电芯电压 ≤ 4.15V ± 25mV[1],自动恢复 | ||
断线检测保护 | 无 | ||
温度检测保护 | 环境过温 | tCOTP:50 ±5℃[2] | |
过温恢复 | tCOTR:(tCOTP-3) ±5℃[2],自动恢复 | ||
环境欠温 | 无 | ||
欠温恢复 | |||
均衡检测控制 | 均衡电压 | 无 | |
均衡电流 | |||
控制方式 | |||
放电保护 | 过放保护电压 | 任一电芯电压 ≤ 2.70V ± 80mV[1] | |
过放保护延时 | 最小0.7S,典型1.0S,最大1.3S | ||
过放释放电压 | 所有电芯电压 ≥ 3.00V ± 80mV[1],且插入充电器或重新连接负载 | ||
连续放电电流 | ≤ 16A | ||
一级过流保护 | 保护电流 | 26 ±2A[1] | |
保护延时 | 最小500mS,典型1000mS,最大1300mS[1] | ||
恢复条件 | 所有电芯电压 ≥ 3.00V ± 80mV[1],且重新连接负载 | ||
二级过流保护 | 保护电流 | ≥ 52A ±3A [1],该值与一级过流保护值关联 | |
保护延时 | 最小50mS,典型100mS,最大150mS[1] | ||
恢复条件 | 所有电芯电压 ≥ 3.00V ± 80mV[1],且重新连接负载 | ||
输出短路保护 | 保护电流 | ≥ 117A[1],该值与一级过流保护值关联 | |
保护延时 | 最小100uS,典型250uS,最大500uS | ||
恢复条件 | 所有电芯电压 ≥ 3.00V ± 80mV[1],且重新连接负载 | ||
放电过温保护 | 环境过温 | tDOTP:70 ±5℃ | |
过温恢复 | tDOTR:(tDOTP-15)±5℃ | ||
自耗电流 | 每颗电芯可测(对保证组内电芯电压连续平衡很重要),正常状态 ≤ 34μA,休眠状态 ≤ 5μA | ||
端口引线 | C+、C-焊24AWG红、黑引出线,外接DC座;KEY处焊24AWG红、黑引出线,外接按键;各线长度适合组装。 | ||
指示说明 | 充电时红灯亮,充满转到绿灯亮;按键后,绿、黄、红灯分别代表高、中、低电量,各个灯对应的电池包电压点可微调或由客户指定。 | ||
注意事项 | 1. 用于焊接的恒温(强烈推荐)电烙铁须可靠接地,以防漏电、静电; 2. 连接锂电池时,须遵循从低到高的原则,即先焊最低电位的电极,最后焊高电位的电极; 3. 如果没有严格遵循上述项2,初始状态可能不能放电,此时充下电即可; 4. 焊接B-、B1、B2、B+镍片时,禁止烙铁头触碰附近元器件及焊盘,以免损坏保护板; 5. 焊接前,请仔细核对锂电池极性,接反将造成严重后果; 6. 充电电压及电流请勿超出上限,以免损坏保护板。 |
注[1]: 该值可定制。